法官做客市民有约谈知识产权 成功申请专利具备三个条件
美食 2025-04-05 13:53:50 510 0
一項讓人擔憂的結果指出,與對照組相比,被餵食大量塑膠微粒的老鼠出現小腸發炎、精子、繁殖數量降低、幼鼠體型變小等問題。
WHO團結疫苗臨床試驗將高端疫苗和Novavax納入團結實驗,截至今日為止,高端疫苗結果尚未出爐,但Novavax則是已獲得WHO認證,且可施打的年齡層向下擴展至12至17歲,但12歲以下兒童仍還在進行研究,未來也會申請疫苗相關適應症。我國目前的疫苗使用政策則是遵照專家建議,在取得EUA後,使用於18歲以上民眾之基礎劑/基礎加強劑及追加劑接種。
Novavax疫苗資訊整理 Novavax疫苗是哪裡來的 Novavax疫苗是美國諾瓦瓦克斯醫藥公司(Novavax)研發的疫苗NVX-CoV2373,Novavax疫苗為兩劑型,採蛋白質次單元技術,台灣的高端疫苗和聯亞疫苗也是採用相同技術研發。陳時中24日說明,Novavax疫苗和高端疫苗皆屬次單位蛋白質疫苗,對易過敏者不良反應程度較低。對Omicron也有保護力嗎? 根據初步數據顯示,Novavax疫苗針對Omicron變異株會產生免疫反應,可幫助對抗Omicron。《聯合新聞網》報導,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24日接受媒體訪問表示,Novavax疫苗已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可,國內也有購買一批,「還需要取得食藥署EUA(緊急使用授權)認證才可施打。5點就懂「最好新冠疫苗」專家大讚3優勢:安全性佳(ETtoday新聞雲) 延伸閱讀 本土+15:高雄化工廠案源頭追查中,Novavax將引進提供民眾疫苗新選擇 打了高端疫苗後,身體會產生哪些免疫反應?缺乏三期臨床試驗真的可以用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據了解,Novavax兩劑疫苗對12-17歲青少年的防護效果超過80%,且無心肌炎相關個案,因此青少年族群也是此疫苗的重點使用對象。有多少保護力? 根據在美國和墨西哥進行的3期臨床試驗,Novavax疫苗不論對輕症、中症或重症的防護率均高達89%,面對變異病毒株Alpha、Beta和Delta也具有防護力。依據台灣CDC的統計資料顯示,2022-01-01至2022-03-17的本土809例感染案件分析,無症狀及輕症共806例,佔99.66%,中重度案件有3例,佔0.34%,死亡1例,佔0.11%,境外移入共808例,無症狀及輕症共804例,佔99.50%,中重度案件有4例,佔0.5%,死亡0例。
二、自然感染人數 歐美一些國家已經走向開放與病毒共存,視Omicron感染為一種類流感了。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22年年初,台灣自購的默沙東COVID-19口服藥抵達台灣 政府在考慮是否解除防疫管控時,應該不會全部以防疫為完全考量,必須在防疫與民生之間取得平衡,過去兩年多來因防疫限制苦不堪言的現象,也要列入考量。Omicron在香港、韓國造成重災 大家都公認Omicron病毒比較溫和,溫和到很少見到重症死亡病例。四、早期口服藥物治療 台灣已經有默克(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及輝瑞(Poxlovid)兩家公司的口服早期治療藥物,這些藥物就像得到流感時可以給予克流感口服治療藥物一般,可以迅速治療疾病,避免進一步發生重症及死亡。
三、非藥物性介入(NPI,non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 台灣民眾遵守戴口罩、噴酒精、勤洗手、避免不必要的群聚、保持社交距離、手機掃描實聯制……等等的防疫措施很好,未來若逐步開放解封,就是一層最不影響民生經濟、最簡單的防疫措施。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小兒科主任、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 雖然台灣境內感染只是寥寥可數,但境外移入感染卻日增百例,然而最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卻已決定要逐步放寬入境隔離檢疫天數了,目前已從14天縮短為10天,且似乎有往下繼續縮短至7、5、3天的態勢。
據2022年3月19日中央社報導,香港第五波Omicron疫情死亡率高,是因為錯過了之前九個月接種疫苗的黃金期,老人疫苗接種率特別低,80歲或以上長者接種率只有20%,病毒在長者中引發危重症,病例湧入醫院,導致公共醫療服務崩潰。染疫後如果只是無症狀或輕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病後產生重症跟死亡,若有藥物可以預防輕症轉為重症,這就是一種安全保障,目前台灣已經購買口服藥物備用,這也扮演一部分的防疫角色了。這一方面台灣確實還沒有本錢,因為相對於防疫成功,就代表自然感染的比率太少。面對這樣的疾病,顯然看不出與我們平常處置的病毒感染——甚至是流感——有何不同,有何令人恐懼之。
另外也要考慮之前打科興疫苗者要打三針才算完成接種。60歲或以上打齊兩針死亡率約0.4%,未打齊兩針死亡率約4%。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香港疫情復燃造成醫療系統崩潰 似乎香港疫情又與打效果不彰的中國科興疫苗有關。至於韓國應該沒有打中國的科興疫苗,但因每日新增感染30到40萬,因此雖然重症及死亡比率不高,但因感染人數眾多,連帶的重症及死亡人數就多了。
184人打復必泰疫苗(BNT),佔12%,似乎Omicron並不溫和,甚至令人恐懼。然而看看我們鄰近的香港,Omicron感染大爆發,醫療系統已經崩壞,醫院塞滿病患,死亡人數激增,連棺材都不夠用。
逐步開放縮短檢疫隔離天數後,台灣可不可能步上香港及韓國後塵爆發大流行?這個猜測應該誰也沒能保證正確,但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談: 一、疫苗注射率與接種廠牌 截至2022年3月19日為止,台灣的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83.30%、第2劑77.97%、基礎加強劑接種率0.81%、 追加劑接種率48.15%。另外香港醫學專家也引述醫學期刊表示,基於醫學實證,強烈建議所有長者選打復必泰疫苗(BNT),不要打中國的科興疫苗。
至2022年3月14日止,65歲以上老年人兩劑接種率已達70多%,三劑接近60%,比起香港同年齡的長者接種率高。這些國家所以敢開放解封,除了因為國民多數有打疫苗以外,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許多人已經因為自然感染產生抗體而免疫了,因為達成群體免疫主要是依靠有效的疫苗注射率加上自然感染率,二者相加的比率就是阻擋病毒傳播的能力,因此除非Omicron病毒再度突變成一個新病毒,否則病毒將逐漸消聲匿跡,成為局部的地區性流行病了。以Omicron感染的特性,感染者幾乎不是無症狀就是輕症,清零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也將徒勞無功,全世界以清零為完全目標,為達標可以不擇手段封家、封城、封省的中國,也正在受病毒大量襲擊,似乎也在改弦易轍,轉為以「動態清零」為目標了。香港衛生防護中心也公布,第五波死亡率約0.5%,已打兩針死亡率約0.09%,未打齊兩針死亡率約1.34%。根據香港《明報》2022-03-20的報導,持續兩個多月的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至2022年3月19日累計5437人死亡,分析顯示,逾7成人沒打疫苗,而曾打疫苗的1486名死者中,1292人打中國的科興疫苗,佔87%。文:林應然(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喬治亞州立醫學院免疫過敏科研究員
20年前莫斯科就開始經營推銷戰鬥機給印尼和馬來西亞,但一直沒有長足發展,反而上月下旬瓦加達消息確認兩宗總值超過200億美元的訂單,目標是法式42陣風戰鬥機和美製F-151D軍機。對菲律賓也好不了多少,不外是少量直升機和步槍交易。
菲律賓、印尼和汶萊外交部有用譴責性措辭,但同樣沒有提及「俄羅斯」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國際輿論以小說《哈利波特》中「那個名字不能說出來」(He who must not be named)的大魔頭「佛地魔」來諷刺俄羅斯和總統普京。不過這些軍火是整個東南亞總進口量的26%,但單是越南一國就佔了六成。
這種制裁行動是新加坡數十年來的首次,對上一次是1978年制裁越南入侵柬埔寨,清楚地偏離了東盟的主流態度,但也明確守護着上述的聯合國宣言。國際輿論經常提及的是軍火生意,多年來俄羅斯一直是東南亞最大的供應商。
當西方輿論大多認為這場戰爭是黑白分明之際,中國網紅就提醒大家,在當前的國際氛圍中,能投棄權票的已經很不容易,「棄權」就是強烈表態了。然而,連中國的專家也提出質疑:當年印尼吞併東帝汶、越南侵佔柬埔寨,絕大部份東盟成員都沒有仗義執言,難道「不干預原則」就可以讓這些事霸凌行為變得合理合法嗎? 如果說,東盟真正看重的是「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國家集體主導權,那麼去年各成員國對於緬甸軍事政變的懦弱反應,是證明了它不過是言過其實?今天的俄烏戰爭遠在天邊,更難奢想有哪位成員會對這些原則認真了嗎?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普京是「佛地魔」? 本月初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的緊急特別會議上,有關要求俄軍「立刻、徹底、無條件」撤軍的無約束力決議,以141票贊成、5票反對及35票棄權得以通過。克里姆林宮的頭號異見者納瓦爾尼也是這樣稱呼普京的。因此武裝干涉及對國家人格或其政治、經濟和文化要素之一切其他形式之干預或試圖威脅,均係違反國際法。
東盟諸國官方聲明的語言藝術,算不算是在官方層面曲筆「和應」了這一種文化政治想像?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緬甸軍政府就「理直氣壯」得多:支持俄羅斯的行動,認為它一直在努力維護主權,今次做法正確,也展示了俄方在維護世界和平上扮演重要角色。部長維文在國會上說:「強權就是正確」、「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吃盡苦頭」的世界秩序,徹底抵觸了小國的安全和生存。
將聯大決議的用詞放一邊,東盟各國如何各自表述?在戰爭爆發之後數天,輪任主席國柬埔寨的政府聲明清楚表明要保持「中立」,不會譴責俄羅斯,甚至不會用「入侵」一詞去為俄軍的行動定性。俄烏戰爭開打之後,烏克蘭官方IG網頁也轉載了一個塗鴉作品,將普京描繪成「佛地魔」,總統澤連斯基是哈利波特。
新加坡展示的是另一種理直氣壯,外交部聲明強烈譴責俄軍入侵之後數天,宣布聯同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在東南亞的虛火 如果上述的東盟原則不用當真,那麼應該如何理解各國的態度?現實政治(realpolitik)管用嗎?作為東盟的貿易夥伴,俄羅斯幾近微不足道——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東盟秘書處資料透露,俄羅斯排名遠在第8位(之後更跌至第9),雙邊貿易額只有200億美元,佔前者總額0.7%,歐盟和美國跟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分別是俄羅斯的14倍和13倍有多。
1976年〈東南亞合作友好條約〉作為東盟的里程碑也明言「每一個國家都擁有免受外來干預、顛覆、強迫的權利」,「不干預原則」在東盟政治精英的頭腦裏彷彿已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6年反他信總理政變以還,莫斯科一直希望打開泰國這個軍人干政國家的軍火市場,但「大茶飯」始終欠奉,主要是一些直升機銷售而已。莫斯科當然希望藉此擴大自身的長遠影響力,但不見得從心所欲,加上2018年華盛頓通過《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俄羅斯跟其他國家的軍火生意難免被綁手綁腳。文:羅金義(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說東盟(ASEAN,台灣稱「東協」)是反共尖兵,已經是上個世紀的傳說。
畢竟不論俄軍行動是基於什麼原因,也難以駁倒它明顯違反了聯合國在1970年10月通過的《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及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言》,當中有關「不干涉原則」是這樣定明的:「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均無權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間接干涉任何其他國家之內政或外交事務。俄國在東南亞也幾乎沒有直接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25日87個國家聯署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嚴厲譴責及制止俄軍入侵烏克蘭,還未正式成為東盟成員的東帝汶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東南亞國家參與聯署。同日,美國駐柬埔寨大使在推特促請東盟成員因應俄羅斯危險地莫視國際法和主權予以譴責。
泰國和馬來西亞的話語異曲同工,聲明只是關切烏克蘭緊張局勢/衝突,不但沒有用「譴責」和「入侵」字眼,甚至沒有直稱俄羅斯名諱。當中,有兩張棄權票來自東盟的越南和寮國